2025年9月29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抛出了一份20点的加沙和平方案。紧接着,印尼总统普拉博沃·苏比安托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,印尼愿意派出2万维和部队进驻加沙,帮助稳定局势。这两个消息一出,中东各国立刻提高了警惕,同时也开始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。不是说中国突然成了“救世主”,而是大家逐渐意识到,在这场混乱局势中,中国的技术与装备正好能补上许多缺口。
特朗普的方案,看似务实,其实就是典型的美式套路:停火换人质,再加点重建和维和的包装。方案要求哈马斯在72小时内释放所有以色列人质,同时以色列也要释放部分巴勒斯坦囚犯。随后,以色列必须在国际部队进驻后三个月内分阶段撤军,而哈马斯则需要彻底解除武装,并且不能再参与政治事务。至于重建与安全,主要由沙特、阿联酋、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资出力,美国则退居幕后当“裁判”,顺便拉拢阿拉伯世界对抗伊朗。特朗普声称,以色列已经同意这一方案,内塔尼亚胡也支持,称这是“以色列安全的转折点”。
然而,哈马斯立刻拒绝,认为这是“以色列的圈套”,完全不涉及主权问题。阿拉伯国家表面上欢迎,实则推脱,说必须得到联合国背书才行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更是直言不讳,批评特朗普纵容种族灭绝。欧洲方面,英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国近期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,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,已有157个支持巴勒斯坦。美国却依旧在安理会里投下反对票。与此同时,内塔尼亚胡不仅没有后退,反而威胁要扩大冲突,矛头直指伊朗。可见,这份“和平方案”看似全面,实际上还是美国想把麻烦外包出去,自己坐收渔利。但中东局势错综复杂,岂是几纸方案就能安抚的?
展开剩余73%此时,印尼的动作引人关注。9月23日,普拉博沃在联合国大会上高调宣布,印尼准备派2万甚至更多士兵去加沙维和,前提是得到安理会和大会的批准。这并非首次表态,早在今年6月当选总统时,他就提出过类似设想。印尼是全球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国家,拥有2.8亿人口、40万现役军人和数量可观的预备役部队,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经验丰富,目前贡献2715名维和人员,排名世界第六。普拉博沃强调,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,既要保障巴勒斯坦独立,也要确保以色列安全。但他也明确表示,印尼不会与以色列建交,除非巴勒斯坦先行承认。看似中立,实则是为穆斯林世界争取话语权。
印尼之所以如此积极,有两大原因:一是国内舆论压力,民众普遍同情加沙,政府必须有所回应;二是普拉博沃本身出身军旅,深知现代化装备的重要性。印尼空军长期依赖美制F-16和俄制苏-27/30战机,但在面对以色列F-35时几乎毫无优势。美法等国对高端装备出口限制严格,印尼想买F-15EX或“阵风”都不容易。于是,印尼转向中国。今年5月,印尼启动评估,9月最终以33亿美元签约采购42架中国歼-10CE战斗机,配备霹雳-15远程导弹,弥补了制空短板。首批战机预计2026年到货,目前印尼空军基地已经开始模拟训练。普拉博沃此举,是要告诉外界:印尼不是光喊口号,真有军事底气。
中国的角色日益凸显。近年来,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逐渐增强,不是依靠武力,而是通过技术与合作编织网络。以加沙冲突为例,中国始终支持“两国方案”,反对以色列过度军事行动。2024年战火爆发后,中国明确提出“巴勒斯坦人治理巴勒斯坦”的原则,并积极推动战后政治安排。更重要的是,中国不仅停留在外交表态,还通过调解和军贸合作在中东不断加深存在感。
在军贸层面,中国动作频频。2023年10月促成沙特与伊朗和解,令阿拉伯世界刮目相看;2024年,巴基斯坦部队大量采用中国装备,并与沙特联合军演;同年9月,埃及和沙特启动无人机联合项目,核心发动机来自中国,大幅削弱了西方的技术垄断。数据显示,中国对中东军贸出口比例,从2020年的15%迅速提升到2024年的35%。
印尼采购歼-10CE就是一个标志性案例。这款战机虽然价格不低,但性能优异,维护成本相对低廉,而且没有政治附加条件。印尼飞行员试飞后评价极高,合同敲定后,中国立即派教官赴雅加达开展培训。这一举动立刻引起沙特、阿联酋的兴趣,甚至伊朗方面也有所动作。
归根到底,中东国家之所以“看懂”了中国的价值,是因为现实所迫。美国的影响力持续下滑,依旧偏袒以色列;伊朗的抵抗阵线难以扩张;沙特虽有财力,却缺乏组织整合。西方军火价格昂贵、出口条件苛刻,中国却能提供高性价比装备,同时推动经济合作与外交调解,不附加额外要求。
如今,中东各国逐渐意识到:光喊“两国方案”没有用,必须要有实际力量和工具来铺路。特朗普的方案像是一把双刃剑,印尼出兵是一次试探,而中国,可能正是那把关键的钥匙。过去大家觉得中国太遥远,现在才发现,这个东方大国已近在眼前。
加沙战火中没有赢家,但有了新的选择,或许就多了一份希望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博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